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政协概况 提案公开 政协委员 界别活动 机关建设
  今天是: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提案及办理选登
关于整合我市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几点建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齐齐哈尔市委员会
十三届五次会议第 4 号
提交日期:2024-11-27
案  由 关于整合我市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几点建议
提案人 张晓琳 界别 民革 提案类别 经济类
联名人
委员建议承办单位
交办意见 主办单位 科技局
协办单位
    2023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一词,为新时代全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破方向,推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并强调要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扭住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落实好党中央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而对于我市这样的老工业城市来说,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深入发掘科教资源富集、产业基础坚实等优势,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作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和未来产业,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一、齐齐哈尔市科技创新资源及整合的相关基本情况 齐齐哈尔市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业大市,在新时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整合我市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齐齐哈尔市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科技创新资源主要包括物质资源、人才资源、资金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等等。我市在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等方面取已得了不错的进展。 (一)物质资源情况 坚实的产业基础是开展科技创新的重要物质资源。而我市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冶金等传统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技术积累。中国一重重型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多年来,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向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不断迈进,2024年1-6月营业总收达到87.07亿元。此外,齐齐哈尔市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基地,农业资源丰富。市委着重推动智慧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附加值。同时,齐齐哈尔市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鹤城新谷产业园区、鹤东集团新兴产业区、北纬四十七孝素植物乳、飞鹤智能化生态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相继投入使用。 (二)人才资源情况 科研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包括在各个专业领域具有深厚学术造诣、丰富研究经验的科学家、工程师、学者等。他们能够提出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推动科技的不断进步。技术人才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管理人才能组织、协调和管理创新活动。他们能够制定科学的研发计划、合理分配资源、管理项目进度,确保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我市拥有一批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技术中心,如齐齐哈尔大学、一重科研中心等,在农业科技、装备制造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研发实力。这些机构在不同领域拥有一定的科研实力和人才优势,培养了许多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市委牢牢把握国家支持东北人才振兴有利契机,聚焦人才工作数字化发展,在黑龙江省率先研发并投入使用“鹤城人才码”人才工作集成系统,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人才支撑。 (三)资金资源情况 科技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多年来我市政府会通过财政拨款、科研项目资助等方式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新兴产业、引进高端人才等。并通过设立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创新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企业方面,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如一重等大型企业通常会设立自己的研发中心,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科技创新。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等金融机构也会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贷款、投资等金融支持。风险投资对于处于初创期的科技企业尤为重要,能够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快速发展。 (四)技术资源情况 科研机构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等,它们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专业的科研团队,是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重要场所。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这些研发中心专注于企业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能够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 (五)信息资源情况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创新资源。企业和科研机构可以通过收集、分析大量的数据,发现新的规律和趋势,为创新提供依据。 科技创新平台是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目标,以产学研等创新主体为依托,汇聚人才、资金、信息等多类创新要素,提供系列科技服务的设施平台,主要包括设立在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科学家工作室等研发机构。 目前,我市科技创新平台总数达 162 个,其中省级以上创新平台 103 个,市级创新平台 59 个。省级以上平台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个,省级平台 102 个,包括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65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14 个、院士工作站 4个、科学家工作室 19 个。现有的科技创新平台已覆盖了装备制造、冰雪体育、新能源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加工等我市重点产业领域。 (六)科技资源整合情况 政策引导与规划,出台《齐齐哈尔市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2023—2026年)》《齐齐哈尔市科技成果产业化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为科技资源整合提供政策支持与规划引领;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校企合作:发挥高校院所科创优势,推动成果落地产业化。如齐齐哈尔大学王志刚教授团队的“谷氨酸母液无害化处置与利用技术”在该市转化,延长生物产业链条,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举办科技成果路演活动,如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招商大会(哈大齐自创区专场)、“汇智龙江”齐齐哈尔专场等,促进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对接,完善服务模式: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精准选派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一线,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发挥高新区引领作用:齐齐哈尔高新区作为哈大齐自创区齐齐哈尔片区核心区,高效配置创新要素,承接转化科技成果,引育高技术企业,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整合园区资源: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建立大学科技园,制定发展规划,成立管委会,出台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服务平台;科技金融支撑,主动与银行建立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开展“一行一品”行动,累计为科技企业贷款达到5.82亿元,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区域协同合作,加强与哈尔滨等城市的协同创新合作,通过哈尔滨科技大市场等平台,整合园区企业对接需求,寻求与哈尔滨高校、企业和专家的合作,破解企业技术难题。 二、齐齐哈尔市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性 (一)提高科技创新效率 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通过整合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各方资源,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加快新质生产力形成。 (二)提升城市竞争力 科技创新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可以提升齐齐哈尔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从而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三)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当前,齐齐哈尔市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可以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三、齐齐哈尔开展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现存的不利因素分析 齐齐哈尔在装备制造、农业等领域具有优势,具备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新质生产力的潜力,但各类科技创新资源仍是相对分散,整合我市科技创新资源将有助于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升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水平。 (一)体制机制方面 各创新主体功能定位不清、相互之间条块分割、资源重复分散比较突出,跨部门、跨领域、跨单位的实质性强强联合较少,导致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乏力。尽管出台了许多科技创新政策,但落实效果不理想,资源配置、人才、项目、计划和评价,影响了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 (二)创新意识方面 部分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整体淡薄、开展科技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明显不够,多数企业未建立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开展实质性产学研合作的企业较少,难以充分发挥企业在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中的主体作用。 (三)研发合作方面 部分企业则是已经意识到科技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重要作用,但对本企业如何开展科技创新的思路仍然模糊,且困于自身各方面资源匮乏,不足以支撑独立研发,同时苦于无渠道进行合作研发,难以整合同行业内的科技创新资源。 (四)目标差异方面 高校科研院所追求技术水平最高等技术指标,产业界追求质量控制一致、成本最低等经济指标,双方价值目标不同,导致在整合资源共同进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时存在困难。 (五)资金投入方面 科技创新具有高风险、长周期的特点,一些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对其投资意愿不强,导致科技金融支撑不足,影响了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与配置效率。 四、关于整合我市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建议 (一)加强政府引导与支持 1.建立科技创新协调机制 建立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各方参与的科技创新协调机制,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定期召开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研究解决科技创新中的重大问题。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和科研战略方向,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资助,合理分配财力资源。例如,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科技创新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引导人力、物力等资源向这些领域聚集。 2.优化资源配置机制 政府发挥引导作用,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和科研战略方向,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资助,合理分配财力资源。例如,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科技创新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引导人力、物力等资源向这些领域聚集。 (二)促进产学研合作 1.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政府应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为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便利。建立产学研合作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科技成果、技术需求等信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工作。支持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研发中心,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企业的财力资源可以投入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项目中。例如,企业为高校实验室提供资金,高校科研人员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共同开展研发活动,实现资源互补。 3.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技术评估、知识产权保护、投融资等服务。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将科技成果优先在齐齐哈尔市转化,对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三)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1.建设科技创新园区及服务平台 规划建设科技创新园区,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完善科技创新园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吸引科技创新企业入驻。 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2.加强科技创新共享平台建设 针对无法支撑独立研发又有研发需求的公司,加大对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立共享平台等,让同行业或跨行业的企业进行多企业合作,减少研发支出,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于物力资源,搭建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制定合理的使用规则和收费标准,让不同科研机构或企业能够共享昂贵的实验设备,以此提高设备利用率;对于信息资源,建立科研信息数据库,整合学术文献、研究成果等,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共享,方便科研人员检索和获取相关信息。 整合齐齐哈尔市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齐齐哈尔市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各方应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形成合力,推动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通过加强政府引导与支持、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措施,不断提高齐齐哈尔市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于第 4 号提案的答复
    
 
【打印此页】 【顶部】 【关闭窗口】
 
地址:齐齐哈尔市新明大街27号 版权所有:政协齐齐哈尔市委员会
主办:政协齐齐哈尔市委员会办公厅信息科 黑ICP备09012227号 本站总访问:375510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