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政协概况 提案公开 政协委员 界别活动 机关建设
  今天是: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提案及办理选登
关于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建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齐齐哈尔市委员会
十三届五次会议第 1 号
提交日期:2024-12-20
案  由 关于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建议
提案人 杨国军 界别 特别邀请人士 提案类别 经济类
联名人
委员建议承办单位
交办意见 主办单位 林草局
协办单位
    林下经济是依托林地资源及其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经营原则,展现可复合经营特征的生态友好型经济。发展林下经济,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大食物观丰富食物来源、促进乡村振兴拓展收入渠道、保护生态环境释放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为促进县区林下经济发展,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挖掘“粮库”潜力,丰富食物来源 林菌种植营养健康。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高度重视多元食物供给,尝试发展林菌、林粮、林菜等林下种植模式,林下套种松茸木耳、杂粮杂豆、白菜萝卜等,从吃饱向吃好、“吃精”转变,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林禽养殖绿色美味。森林是一座天然“粮库”,广袤的森林为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提供了优质生态空间,“向森林要食物”潜力巨大。尝试发展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养殖模式,林下养殖鸡、鸭、鹅、牛、羊、肉兔、蜜蜂等,充分利用林中空间、减少人工饲养成本,符合绿色消费观念、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林果栽培优质高效。积极搭建企业、农民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重点在林间作业、设施栽培、精深加工等环节推广,应用于林果产业发展。 二、发展特色产业,拓展收入渠道 抓品类要适地。农业生产地缘性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自身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特点,选择适合县区地理位置、种养殖品种发展林下经济。发展林下经济,或体现在林果、林药、林菌等对于特定产区的独特依赖性,或体现为其产地形成了独特的生产技术,或是其在特定产区的产量长期保持稳定。 抓标准有效益。林下经济生产相对分散,需要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通过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开展示范基地建设,统一育苗、统一施肥、统一管理,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质量,以基地为牵动、人才为支撑,招引知名企业,将“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应用到发展林下经济中,推进林下经济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抓品牌抢市场。做强林下特色产业,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就必须打造叫得响的品牌,加强对林下农产品以及地理标志产品和注册商标的申报、保护和使用,使林果、林药、林菌等农产品提质增效,走“品质+品牌”道路,让品牌成为质量保证。 三、延长产业链条,释放生态效益 林果采摘休闲农业。横向延展林下经济产业链条,凸显林果产业的生态保护、绿色有机等优势,推出“桑葚采摘节”“李子采摘节”“树莓采摘节”等林果采摘活动,发展采摘休闲农业。挖掘卖点,加强宣传,扩大影响。筛选种类、甄选品种、延长采摘,延长林果采摘时长,增加林果产业效益。创意设计、精品礼盒、分类包装,要保留农村符号,并融入现代元素,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重要求。 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横向延展林下经济产业链条,突出森林资源的乡村风光、乡土气息等非生产功能,推进森林资源与观光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乡村观光旅游要以观赏农村生态景观为主,以展览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农业生产发展方向为辅,为游人提供观赏及亲身参与生产项目,同时兼顾休闲度假活动功能。双休日往返于城市与农村之间,观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让长时间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到农村走一遭、开眼界、受教育。 精深加工现代农业。纵向延伸林果产业链条,立足原料优势,发展产地加工,打造林果特色优势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产业园区,把原料“红利”留在产地。引进加工龙头企业,借助企业资本、技术、人才等先进生产要素,提升林下产业科技含量、市场竞争力,实现林下经济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重视龙头企业培养,对一些林下经济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催生发展壮大,发挥带头作用,引导种养大户,上档次、成规模,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林下经济。
关于第 1 号提案的答复
    
 
【打印此页】 【顶部】 【关闭窗口】
 
地址:齐齐哈尔市新明大街27号 版权所有:政协齐齐哈尔市委员会
主办:政协齐齐哈尔市委员会办公厅信息科 黑ICP备09012227号 本站总访问:375510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