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政协概况 提案公开 政协委员 界别活动 机关建设
  今天是: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提案及办理选登
关于安全生产对项目建设起到保驾护航作用的建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齐齐哈尔市委员会
十三届二次会议第 12 号
提交日期:2022-12-08
案  由 关于安全生产对项目建设起到保驾护航作用的建议
提案人 谢丹 界别 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 提案类别 经济类
联名人
委员建议承办单位
交办意见 主办单位 市应急管理局
协办单位
     一、安全生产工作在项目建设中的意义。安全生产工作在项目建设中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位了,能使企业不发生或少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促进经济的发展。企业经济发展了,也会增加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提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也能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巩固和发展,使安全生产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没有安全的项目建设,是不完善的不健全的,出了事故,后果是严重的,教训是惨痛的。 二、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因素。 (一)企业层面的问题。首先是管理上的缺陷。安全生产工作都是由企业副职来负责,大多数企业副职都是兼职管安全,管安全工作的同时还负责其他的事项,职责多,任务重,很少有时间去考虑、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再有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不专业,缺少安全意识,缺少管理经验,企业缺少安全管理人才,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早建成,早投产,早收益,忽视安全投入,安全管理注重于形式,很多内页管理资料就是为了应付检查,往往落不到实处。 其次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我市小微企业较多,规模小,人员少,文化程度也不高,没有安全管理能力,没有风险辨识能力,而且人员流动大,很难实现安全管理上的提升,甚至谈不上安全管理。经常发生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三违行为”。第三是物的不安全状态。由于企业在建设之初对企业生产设备、设施的安装是否合格,是否达到了本质安全不了解,风险辨识能力的薄弱,比如有多少个有限空间场所,机械设备是否有防护,气瓶摆放是否正确,有没有涉及高处坠落、火灾、触电、车辆伤害等危险因素不了解,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没有预判,使企业带病生产。 (二)行业监管部门层面的问题。监管部门、乡镇、街道对企业监管不全面。原因是各部门,属地乡镇政府缺乏懂安全生产管理的业务人员,不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方式、方法及内容;监管部门对企业存在的风险部位不了解,不会辨识风险,加上有的企业因为防疫、行业特点等原因,监管部门进去不了企业检查,也造成了监管上的漏洞。安全生产法明确了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是执法主体,各行业监管部门对直管行业领域都有监督、检查、执法的职责,各行业部门要立足本职,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乡镇、街道落实属地监管责任,绝不能让监管出现漏洞。再有,有时监管部门认为监管到位了,企业还是发生事故,这就跟企业存在隐形工程的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是说在企业建成的时候就存在的隐患,企业没有达到本质安全,由于是隐蔽工程,检查人员无法发现隐患;还有部门领导各种会议太多,牵扯精力,部门主要领导经常参加会议,很少有时间深入企业检查,掌握不了企业情况;处于改革期间的部门从上到下业务范围、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待遇等都没有理清,加之部门业务增加,面临情况纷繁复杂,使得部门领导应接不暇,很难专心研究安全生产工作。 (三)政府层面的问题。目前,全国综合执法改革正在进行,2018年应急部成立,我省执法编制混乱,有参公、有事业,我省基层执法人员大多数都是使用事业编制,不享受执法岗位津贴。对于机构改革现在看执法机构只是改了个综合执法大队的名字,对编制没有统一的说法,加上执法人员责任大、业务多,收入不高,这就导致了一些人不愿意干执法,纷纷离开执法队伍,造成专业的有经验的执法人员的流失,执法专业力量不足已经是执法部门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 (四)监管部门的监管与企业之间衔接的问题。建设项目立项阶段,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缺少衔接。很多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了,甚至已经投产使用了,各行业部门都不了解情况。没有达到国家对建设项目“三同时”的要求,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没有通过审查,甚至没有安全设施设计,导致企业在建设阶段就遗留了很多的安全隐患,对后期安全监管带来不利的局面。 三、建议:要摆好安全生产与项目建设的关系。首先,作为监管部门即要服务又要执法,对于大项目,要发挥专家的力量,监管部门的力量,在企业落地时,第一时间进驻企业,指导帮助企业建设,在建设前,建设中,投产前,投产后,开展检查和服务,使企业实现本质安全,就是说,即使企业发生事故了,也是安全的,最起码不会出现亡人事故。同时,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各部门要懂安全、会检查、会执法、会服务。其次,做为企业,要积极主动的与行业监管部门联系,配合好工作,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履行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三个必须的”要求,要按照要求做好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包括内业管理和现场管理,要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遵守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正的把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要管理好“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这三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三要素。第三,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要搞好综合协调。我们常说招商引资要形成产业链,安全生产工作也要形成链。哪一个环节有漏洞哪个环节就会出问题。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要形成一个安全链,确保项目建设和安全生产工作同步提升。建议行业监管部门和属地政府,要有专人分管安全工作,对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懂安全管理,懂安全检查,会辨识风险,会排查隐患,要有内行管理安全生产工作,人员要稳定,不能刚懂点安全生产工作就换了岗位,使得工作没有衔接。最后,建议执法岗位津贴向一线执法人员倾斜,破除行政和事业编制限制,只要在一线执法岗位上就能享受执法岗位津贴,提高执法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和幸福感,留住事业执法骨干,留住人才。
关于第 12 号提案的答复
    
 
【打印此页】 【顶部】 【关闭窗口】
 
地址:齐齐哈尔市新明大街27号 版权所有:政协齐齐哈尔市委员会
主办:政协齐齐哈尔市委员会办公厅信息科 黑ICP备09012227号 本站总访问:3755108人